來源: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時間:2022-07-25 11:44:41 作者:
近日,中國信通院發布《區塊鏈基礎設施研究報告(2022年)》。在去年首次編寫的《區塊鏈基礎設施研究報告(2021年)》基礎上,今年的報告跟蹤研究了全球區塊鏈基礎設施實踐的最新進展,重點對“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框架”“區塊鏈基礎設施路徑發展態勢”“區塊鏈基礎設施創新技術方向”“區塊鏈基礎設施應用實踐”做分析和闡述。
其中,報告指出自2021年首次從“垂直的技術協議棧”和“水平的建設方案”兩個維度梳理區塊鏈基礎設施組成要素以來,垂直維度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功能協議棧框架趨于穩定,技術創新的熱點方向主要圍繞處理能力、交互能力和上鏈能力展開。
報告認為,區塊鏈基礎設施四種發展路徑經過近一年多的發展,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交織與新的演化。路徑一開源社區驅動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成為全球事實性標準;路徑二分域節點建設的區塊鏈基礎設施網絡規模不斷擴大;路徑三行業應用優先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受到業務局限性影響,開始與路徑一、路徑二整合;路徑四公共服務引導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受技術和需求變革影響,形態持續調整。在處理能力方面單鏈交易的并發量取得突破;在交互能力方面服務平臺的用戶友好性提高;在上鏈能力方面接入終端的可信安全性增強。
最后,報告還提到,隨著全球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展、運行能力不斷增強,其已經不僅應用于加密數字貨幣等場景,而是在制造業、服務業等不同的領域開展應用實踐,涌現出數字藏品、數據流通、雙碳交易、供應鏈金融、產品溯源等一批典型的去中心化多方信任應用模式。
具體內容如下
責任編輯:藺弦弦